在牧場的行政人員餐廳里,身穿一件紅色羊毛衫的鄧九強正在吃午餐。他的午餐包括饅頭、腌蒜和香辣羊肉。他回憶了參觀美國得克薩斯州和俄亥俄州的牧場時的情景,留給他印象*深的是美國人已經想出怎樣把奶牛高密度地關進牛棚。
他說,不需要擁有很多土地就可以提高效率。中國的人口密度限制了牧場面積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那種散養奶牛的產奶量不及圈養奶牛高,因為圈養奶牛的喂養是經過人工控制的。
結果就有了像現代牧業肥東牧場這樣的農場,這個龐大的建筑群從外面看更像是個電子工廠,而不是農場。奶牛生活在足球場般大小的有屋頂的棚子里,很少來到戶外,每天要走馬燈似地通過德國原產裝置完成一天三次的產奶任務,而自動泵將測量每頭奶牛每秒的產奶量,并將這一數據傳輸至中央計算機。
找到合適的奶牛都是一件難事。自從2003年美國爆發瘋牛病疫情以來,中國就禁止從北美進口活牛。北美奶牛是世界上產奶量*高的牛群。
由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,鄧九強*近又盯上了烏拉圭這個地球上距離中國*遠的國家。這三個國家是目前得到中國政府批準可進口活牛的國家。
現代牧業僅用空運來的美國公牛精液對移居中國的小母牛受精配種。這些精液以冷凍的形式儲存在液氮罐中,受精劑量大約為一支鉛筆大小。
2002年以來,中國從美國第45大牛精液出口目的地一躍成為第九大目的地,去年進口了36.6萬劑牛精液,每斯勒格(slug)的價格約在10美元至30美元之間。價格較高的精液在性別選擇上有優勢,可增加奶牛產出雌性后代的幾率。
此外,美國還出口奶牛需要的飼料,因為中國沒有高蛋白苜蓿的供應,而這正是高產乳量的奶牛所需的飼料。在中國奶牛喂養需求的刺激下,美國苜蓿價格去年翻了一倍。
中國對小母??犊畧髢r的做法幫助了澳大利亞、新西蘭和烏拉圭的奶農,但同時也引發一些海外奶農的擔憂。
澳大利亞奶農布瑞特奈爾(RomaBritnell)說,他們給的價格非常高。她前不久把50頭小牛賣給了一個中國買家,然后用獲得的6.25萬澳元(約合6.5萬美元)償還她和丈夫2000年買農場時欠下的債務。
烏拉圭農學家拉卡-韋納(HectorLaca-Vina)說,雖然我不想說此舉引發了混亂,但實際情形差不多就是如此。去年,烏拉圭所產小奶牛有15%出口到了中國,削弱了烏拉圭未來的產奶量。奶農得到了很好的補償,每頭小母牛的價格高達1,400美元,兩年時間就漲了50%。
抵達中國后,這些牛首先要隔離45天,然后再由卡車運至農場。它們將接受人工授精產下一頭小牛,然后開始產奶過程。
現代牧業的肥東牧場是依照美國牧場而建,那里的奶牛在可容納3,000頭牛的大棚里生活,吃喝拉撒都在欄里,欄周圍是經過消毒的再生糞肥,這些糞肥還可供奶牛躺臥。棚里有一臺自動鏟土機在混凝土地面滑動,清除新排的糞便。大棚外有穿統一制服的保安巡視四周。
奶牛擠奶時,揚聲器里傳來由安德烈?波伽利(AndreaBocelli)唱紅的《告別時刻》(TimetoSayGoodbye)等新世紀音樂。KKR的代表ChrisSun說,這是為了安撫奶牛,盡管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給奶牛播放音樂確實有用。
現代牧業在陜西省也有一個類似的牧場,那里有一頭讓鄧九強*引以為豪的奶牛,它的編號是08080434。
這頭奶牛的媽媽是一頭出口至中國的澳大利亞奶牛,爸爸原籍美國,奶牛媽媽以人工授精的方式產下了它。2011年,它的產奶量為22噸,是中國普通奶牛的四倍還多。
中國的乳品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:中國奶牛的產乳量只有美國奶牛的一半。在電子、紡織和玩具制造業建立起主導地位之后,中國政府將目標定在了成為一個牛奶生產大國。政府已經確立了生產目標,向大型乳品廠商提供稅收和其它財務激勵,并鼓勵外國投資者帶著資金和技術進入這一行業。同時中國也在整船購買國外高產奶牛。
2009年以來,中國已成為世界上*重要的奶牛進口國,這推高了全球范圍內的小牛價格,同時也給紫花苜蓿和公牛精液等市場造成了供應壓力。數據追蹤商GlobalTradeInformationServices的數據顯示,自2009牛以來,中國進口了近25萬頭活小母牛(即還未繁殖過下一代的母牛)。去年中國斥資超過2.5億美元進口了10萬頭國外小母牛,大約用了25只船才將這些牛運回國。